一、中職生的現狀
中職教育是一種培養行業需求的實用人才的教育。她的這種教育方向決定了我們對中職生源挑選的寬松性,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中職學校對學生基礎文化課要求都較低。不要求中考分數,這種寬入口就決定了中職生普遍存在文化課基礎差,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甚至有很多不想學的現象。這就就直接影響了學生專業課的學習,再加上我們在校學習時間只有一年半到兩年,所學的課程比較多,加上學校的設備離行業要求、離單位要求都還有一定的差距,學生的專業技能不是很高,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因此,畢業生只能是具有最基本的專業知識,最基本的專業技能,今后主要是在各行業的生產第一線工作。
二、學生實習就業暴露出來的問題
1,學生定位不準確,對待遇期望值過高。首先,同學們沒有把自己的位置端正,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只是一名中職生,從事的職業及崗位應該是生產第一線,所做的工作必經是從最基層做起。共次,同學們對自己的專業技能估計過高,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你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技能畢竟有限,有很多工作崗位你是很難立刻勝任的。這就是同學們到任何一個單位之后就要進行一段時間實習培訓的原因。再次;學生對所學專業所從事的工作特點及性質了解不夠,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比如汽車修理,電子電工,計算機應用等技術工種。技術工種的特點決定了工作時間越長經驗就越豐富,技能就越高,待遇才可能高。剛出校門的中職生,專業技能有限,缺乏實踐經驗,待遇較低是理所當然的。有的同學總認為外面的錢容易賺,遍地是黃金,出去就能拿二千,三千,一旦沒有達到理想中的工資,同學們就開始抱怨,心理就有一種落差,認為上當受騙了,每個月拿二、三千不是沒有,但那要付出等值的勞動。你一無技術,二無付出,別人憑什么給你拿錢。同學們可以換位想一想,假如你是老板,你會怎么做?我們有的學生有一種心理,我們出去了,要當領班,當主管,搞管理,不愿當普通員工,有這樣的心理固然很好,人有高目標不是件壞事,但是我們必須切合實際,任何一個領班、主管、經理都是從普通員工做起的。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無論多么宏偉輝煌的大廈都得有堅實的基石。請大家在自己心里掂量一下,你們的技術到底怎么樣?
2、獨生子女的嬌氣
現在的學校中,獨生子女較多,行為表現主要為:吃苦精神差,嬌氣太重,缺乏上進心。學生初到一個單位,剛開始還好一點,但實習工作一段時間后,那種怕苦怕累的缺點就呈現出來了。因此,要教育學生,自己已經不是在家里,不是在學校里了,上班以后,自己的身份就發生了轉變,嚴肅認真不講情面的領導替代了和藹的老師,陌生的同事關系替代了熟悉的同學關系。
3年齡偏小,心理不成熟,為人處事能力較差,缺乏團隊合作精神
中職畢業生走出學校面向社會,大多只有17~18歲左右。社會閱歷有限,學生們的一些行為習慣、禮儀、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看不清復雜的人際關系,不善于與人交往,不善于溝通,缺乏團隊合作精神,甚至有的同學表現出我行我素的個性。比如有的同學實習工作期間,本來安排相關時間的工作,他說不干就不干,因為連續的缺席,可能會導致整個工作流程停止,這樣不僅影響了其它員工的正常上班,同時也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所以說,在企業里團隊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也是我們的學生所缺乏的。
三、用人單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企業所需要的是綜合性人才,他所需要的學生首先要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較好的思想品德,規范的行為習慣,能吃苦耐勞,有較強的組織觀念和服務意識?,F在好多單位都愿意從外省招聘農村來的學生,就是因為農村的學生吃得苦,比較勤快。好管理,服從意識強一些,還有,員工的工作態度是大部份企業最為看中的,老板把工作態度看得比專業知識更重要。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知識技能可以通過培訓提高,但工作態度很大部分是受個人生活習慣性格影響的,一旦養成,很難改。
四、我們現在怎么做
針對上述情況,我們現的重要任務:第一、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抓緊有限的時間,努力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以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說到學習態度,我要提出,我們有的同學,老師在講臺上認真的講解,他在下面看小說,發短信,照鏡子,甚至有的同學,一節課上完了,課本卻沒拿出。到頭來,埋怨說在學校什么都沒有學到,我認為,你聽不懂,是你的能力問題,但你如果這么做,就是你的學習態度問題了,同時也存在品德問題,這是對老師的極度不尊重;第二、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就要求學生平時養成不遲到、不曠課、不早退,嚴格遵守校規校紀等習慣,這樣就可以做到遵守校紀校規,具有較強的組織觀念。但凡好的單位,規章制度是肯定嚴格的,如果學生不能適應,輕則扣錢,重則除名。舉個例子,平時學校要求學生穿校服,戴學生識別卡,這是每個同學非常容易做到的小事,但有的同學就是不聽,就是不穿校服(洗了未干),要么不戴識別卡(忘了),我們曾送學生到一個工廠。正好碰到一個20來歲的小伙子,非常沮喪的被保安送出了廠門,我們打聽后才知道,就是因為上班時廠牌戴歪了。這對大家來說可能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錯誤,甚至不叫錯誤,在學校錯了老師對你批評教育下不為例,在上班以后就沒有下一次了,單位不會寬容你。所以說,良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在平時養成,認真完成作業,一絲不茍地搞衛生等習慣,實際上就是為了今后在工作崗位上能夠做到認認真真的做事,踏踏實實工作;第三、教育教育學生熱愛班集體榮譽感,上班之后才能做到愛崗敬業,熱愛自己的單位,大家想想,一個對單位漠不關心的人,能受到單位歡迎嗎?很多單位都有一條醒目的標語:“只有愛崗才不會下崗,只有敬業才不會失業”。另外,對馬上就要實習就業的同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定位準確,低調做人,踏實做事。首先你要端正自己的位置,想到自己的不足,你只是一名中職學生,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都還很薄弱,到單位去了是要繼續學習,繼續鍛煉的。有了這種低調的心態,你就會對工作崗位不會有過高的要求,對于工作會更積極主動,任勞任怨。這樣才更有利于你今后的發展。
2、學會處理社會人際關系,做好這方面的心理準備。工作意味著我們走出學校單純的環境,走向社會的大舞臺,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不像同學關系、師生關系那么簡單。要重視并學會人際交往,懂得與人團結合作的原則,我們要認識到和諧融洽 的人際關系的原則是以誠待人,為人處事以誠信為準則,誠信包括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坦率的表露心跡,也包括待人坦承,誠實守信的人最容易被社會所接納,背信棄義的行為是人們所不齒的?,F代社會的發展注重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具有團隊精神,學會寬容與忍耐,摒棄自私自利與霸氣,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方面,應采取謙和謙讓的態度,消除偏激,避免將矛盾激化。再次,我們要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學會尊別人,講究禮儀,從小事做起養成文明交往的良好習慣,辟如說,我們在應聘面試時,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就能反映一個人的基本素質。
3:要做好角色轉換的心理準備。同學們從小到大已經習慣了輕松的學習生活,養成了依賴的心理,自律不嚴的習慣。而工作之后,身份轉變了,環境改變了。那就必須嚴格遵守單位規章制度,擔負起員工的責任和義務,你們開始可能很難適應角色迅速轉變。精神壓力很大,有的學生甚至會認為社會是冷酷的,人與人之間是無情的,會產生悲觀失望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在校期間就應該對自己提出高標準嚴要求,面臨困難和問題時不要總想依賴別人幫助,要培養自己獨立吃苦的精神。只有這樣,我們以后才能在工作崗位上站穩腳跟,為自己的事業邁向更高階層奠定良好的基礎。